top of page
清涼山、《華嚴經》與文殊信仰

清涼山、《華嚴經》與文殊信仰

庫存單位: NY-P1MD-ZXEV

編輯: 妙江、陳金華、紀贇、寬廣、佛護

ISBN: 978-981-14-5736-4

出版日期: 2020-05-01

頁數: 595

  • 內容簡介

    《清涼山、〈華嚴經〉與文殊信仰: 第三屆五台山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五台山東方佛教文化研究院書系 III,妙江、陳金華、紀贇、寬廣、佛護,2020年。

     

    東亞佛教傳統,尤其是大乘佛教傳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即其展開往往會與某些特定的佛教經典相結合,如天台宗之與《法華經》,華嚴宗之與《華嚴經》皆有此一特點。再加上由經義教理為內核,處於社會中上層的精英義學僧為引領,其向下滲透者則會以特定的宗教崇拜形式為外延。因此在東亞佛教信仰之中,也同樣存在著一個由文殊師利菩薩、《大方廣華嚴經》 與今山西省境內之五台山三者漸次形成並最終構成了穩定形態的自成體系的佛教子系統。在經歷了漫長的演進過程之後,此三者在中古之後的東亞成就了一個在廣闊地域與漫長時間內都具有深遠影響的佛教信仰體系。

     

    正是秉承系統性梳理這三者之間聯繫,並藉機能夠更為深入地研究此一佛教體係與中古以降東亞社會生活之間的有機互動,2017年8月8日–11日我們舉辦了名為“清涼之山與華嚴之經:有關文殊信仰、五台山、與《大方廣佛華嚴經》多學科、跨文化、與跨宗教之研究”的第三屆五台山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在3天的會議期間,來自多個國家的數十位與會專家學者對此諸領域作了深入的研究與探討,這次會議的論文集我們就擇要結集刊載於此。

     

    本論文集共分五章,共收錄17篇文章,分別討論華嚴文獻與思想之中所反映的“義理與倫理思想”;“華嚴類文獻”;華嚴“藝術與文學”;“華嚴與其他思想的交融”以及“跨域的華嚴”。

  • 目錄

    總序   五臺山東方佛教文化研究院書系
    釋妙江

    序   清涼山、《華嚴經》與文殊信仰: 第三屆五臺山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
    陳金華

     

    一.義理與倫理

    1.1   李通玄對五臺山文殊信仰弘化之貢獻
    侯慧明

    1.2   法藏的真如與種姓:《寶性論》與《地持經》的位置
    李子捷

    1.3   施肉與斷肉:《華嚴經》中的倫理緊張
    雒少鋒

     

    二.文獻研究

    2.1   論行十五字《華嚴經》在西域的流傳及其與遼藏的關係
    傅及斯

    2.2   八十卷《華嚴經》譯場考:以《風峪石經》的譯場記為主
    陳金華

    2.3   文殊菩薪名號翻譯與身份認同
    姚騰

     

    三.藝術與文學

    3.1   山西壽陽縣新發現的新樣文殊造像及相關問題討論
    許棟

    3.2   五臺靈石與文殊七尊像一一日本比叡山文殊樓的營建及相關問題探究
    張書彬

    3.3   僧傳·志怪.佛經一一從志怪傳說看五臺山神聖性的確立
    池麗梅

     

    四.華嚴與其他思想交融

    4.1   謝靈運《辨宗論》所見晉譯《華嚴》之影響
    洪綿綿

    4.2   臨濟宗與《華嚴經》的交匯之處:《臨濟宗旨》之中的《華嚴經》研究
    記強

    4.3   長水子璿的《起信論》觀與宋代華嚴思想
    張文良

     

    五.跨域的華嚴

    5.1   五臺山與南亞僧人:以斯里蘭卡為中心
    索畢德

    5.2   復活的朝聖:1874 年日本僧的五臺山之旅
    陳繼東

    5.3   佛教中國化與韓國古代五臺山文殊信仰的傳播
    郭磊

    5.4   五臺山與新羅佛教一一以“海東靈鷲山和海東五臺山”爲主
    朴鍾茂

    5.5   義天淨源及懺法與北宋華嚴宗的復興
    麥理克

     

S$58.00價格

相關產品

bottom of page